春节前夕,在位于小孟工业园的一个标准厂房内,贵阳险峰机床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贵阳险峰)的工人仍在加速赶制订单。在贵阳险峰生产车间入口处,工人借助起重机,将几十吨重的磨床装进大拖车,其中蓝色箱子包装的产品,正是发往海外的订单。继续往前走是产品的三个加工区域,三台巨型铣床正在加工床身零件。
贵阳险峰建于1958年,1968年生产了我国第一台轧辊磨床。自成立以来,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,加大研发投入,先后承担过国家、省部级多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,逐渐成为中国机床制造行业骨干企业。
机床有“工业母机”之称,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基石。而磨床代表了机床行业最高的技术水平、最精密的加工精度。磨床类型多,贵阳险峰是国内轧辊磨床、无心磨床的开创者,这两个产品如今已成为其主导产品。
贵阳险峰小孟工业园厂区负责人贺乾祥介绍,凡是涉及到金属板带轧制、大型轴类精密加工的地方,都需要用到轧辊磨床,它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性、关键性设备。贵阳险峰的轧辊磨床在国内处于顶尖水平,多用于钢铁、造纸、汽车及有色金属行业。
诞生于“三线建设”时期的贵阳险峰,在数十年的发展中,已成为贵州省优秀的能够独立设计、自主研发、全流程生产高端数控精密磨床整机的制造企业。
正因为深厚的技术积淀,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2024年,贵阳险峰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其中,生产轧辊磨床74台、无心磨床121台。工业总产值完成3.08亿元,同比增长11.8%,产销再创历史新高。
在企业2024年的成绩单中,海外订单贡献率达到10%。2020年以来,贵阳险峰每年的海外订单份额占总产值的10%左右,产品远销德国、西班牙、土耳其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印尼、泰国、坦桑尼亚、阿联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贵阳险峰的磨床产品轻则八九吨,重则两百余吨,运输成本较大。可海外客户缘何还是选择了位于中国内陆城市的贵阳险峰?
放眼全球“隐形冠军”中小企业,都有着共同的特质:注重发展的专注力、技术的独特性。“制造业产品迭代速度快,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内驱力,以市场为导向并走在市场前面,持续专注,不断深耕,掌握核心优势。”贵阳险峰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恒勋说,公司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,以质量建设促品牌建设。
除了提高科技创新内驱力,精密制造也是贵阳险峰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一环。
在生产车间,数控龙门铣床正在加工一个约5米长的部件。“这个9.5吨重的部件,只算‘小产品’。”贺乾祥说,产品‘体格大’,并不意味着精度要求就低,“磨床是众多制造业企业加工工业产品的基础,我们的产品必须达到高精度,其他工业企业才能做出高精度产品。”
记者眼前所看到的这台生产设备,是贵州目前最大的一台数控龙门铣床,主要用于加工超大床身。工人在计算机上输入指令,设备就会自动生产。生产出来的产品长达30米,在光学准直仪检测时,床身导轨垂直误差、左右误差要控制在5丝以内,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,而通过这样的产品磨削加工出来的工件精度更是达到纳米级别。
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贵阳险峰塑造了自身核心竞争优势,部分产品的技术性能、产品稳定性甚至超过了国外一些先进厂家,这更让企业在细分领域有了底气,并且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抓机遇乘“船”出“海”。
“我们的产品多为定制化,一台产品的交付周期需要8至10个月。基于目前已经签订的订单测算,公司2025年的工业指标预计较2024年增长10%以上。”付恒勋说,目前,公司订单已排满全年,且还在增加。
根据已签订的订单,2025年,贵阳险峰需要交付的产品合同价值近4亿元。同时,公司海外订单量将实现大幅度增长,目前拿到的出口订单已达1.2亿元,占总订单量的30%。
目前,“险峰牌”数控磨床在冶金、船舶、造纸、轴承、汽车、新能源等国民经济重点支柱行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,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行业前列。
贵阳险峰还是国内轧辊磨床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单位,持续引领行业发展。2021年,贵阳险峰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,2022年成为贵州省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。
眼下,贵阳险峰又有了新目标:向着国家级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企业进阶,继续深耕磨床领域,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端化、精密化、智能化的工业母机。